
肺結節診療不可陷入過度醫療的怪圈
日前收到一位患者的微信,滿是高興的告訴我,他在某市級醫院接受了微創肺結節手術治療,術后病理結果是良性的。
日前收到一位患者的微信,滿是高興的告訴我,他在某市級醫院接受了微創肺結節手術治療,術后病理結果是良性的。
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通過對部分癌癥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超過90%,如果是早期癌,整個治愈率會達到90%以上。
2周期后復查胸部CT似乎腫物有所增大,但患者前期相關癥狀,如咳嗽、咳痰、胸悶癥狀卻明顯好轉,我們分析了情況后,考慮這個表現是免疫治療帶來的病灶“假性”進展,繼續原治療方案繼續使用4周期治療后,CT發現病灶明顯縮小,患者癥狀完全消失。這一次也是讓老張虛驚一場。面對著這樣的“假性進展”,老張也不由的說,難道這免疫治療也會和腫瘤細胞打起了游擊戰,搞起了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的場面?其實,理解腫瘤免疫治療中發生的“假性進展”,還真的和虛虛實實、實實虛虛的游擊戰有點相似之處。
你這兩樣一起做,不知道會成什么樣呢!其實李女士之前也聽說過化療可能會導致惡心嘔吐,有些患者甚至要時刻抱著盆來吐,非常痛苦,朋友的話更是加重了她的擔憂。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很多剛剛接受完手術治療的患者或者家屬,都會向我們提出各種各樣的,關于術后化療開始時間的問題:“患者什么時候開始化療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