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給你們,朕玩夠了,拜拜”。
2019年6月,25歲的吳思在朋友圈留下了最后一條動態,感動了百萬網友。
吳思就讀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8年不幸查出了子宮癌,吳思=無私,她的名字似乎道盡了她對醫學事業所有的熱情和對人世間的熱愛。抗癌不到一年,吳思就遺憾的離開了人世,留下了一位偉大又無私的大體老師。
圖源健康時報
一、年輕醫學生患癌去世,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1、24歲癌癥晚期,生命進入倒計時
2016年,吳思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本科畢業后就留在了長沙工作,從事醫學檢驗工作,她也沒有想到過自己會以癌癥病人的身份進入自己母校的附屬醫院。
畢業兩年后,2018年的9月,吳思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發燒,后來還伴隨有腹痛。隨后到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就醫,被診斷患有子宮未分化肉瘤,并且已經到了晚期。這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癌癥,復發率也非常高,生存率總體上只有20%-30%,病情糟糕意味著吳思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
圖源網絡
2、子宮、卵巢全摘除,頑強求生
身為醫學生,她很了解自己的病情,不過,吳思并沒有放棄,她開始了頑強的求生之路。她接受了手術治療,將子宮和卵巢等全部切除,年紀輕輕就失去了女性最重要的器官,再加上數次的化療,她的身體非常虛弱,頭發也大量掉落,化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不辨敵我地殺掉人體正常的細胞。脫發是最常見的副作用。
但她依然十分樂觀地面對生活。在她的抗癌日記里,沒有眼淚和悲傷,只有歡樂,記下收獲的所有溫暖和感動:
“今天結果出來了,腫瘤君喜提雙肺、肚子、屁股多地新房N座!我就說我屁股咋時不時的疼一下,果然不是我lu多了~~”
“做完CT回來,路過學校操場……夕陽無限好,只是熱死寶寶了。”
……
更難得可貴的是,她總是為別人著想,即使經濟困難,也拒絕學校、同學、公司的捐款,在得知自己的病情無法好轉之后,她也坦然接受,主動要求家人退還親戚的資助,并且還為和她一樣被癌癥所困擾經濟困難的癌友捐款……
3、不插管、不搶救,離世捐獻遺體
盡管吳思接受了治療,但是病情還是惡化了,最終出現了全身轉移,似乎是感覺到了自己時日無多,2019年6月29日吳私立下遺囑,第一條寫的就是,死后要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母校作為醫學事業研究。
在臨終前,為了能夠將完整的遺體捐獻給母校,她向醫護人員提出不插管、不進ICU搶救,不接受所有會對身體完整有損的治療
7月5日,吳思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25歲。后來,家屬遵循她的遺愿捐獻了眼角膜,并將吳思的遺體捐獻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吳思的事跡也帶動了很多人,吳思的事跡報道后,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志愿捐獻一個月內人數從1698人增加到了2248人。
二、遺體捐獻——讓生命和愛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吳思的精神值得學習,她的行為很多人其實都很難做到。遺體捐獻指的是捐獻者在死亡后,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學院校或醫療單位,用于教學、科研等,不要求捐獻者的生前狀況。
但在現實中,愿意進行遺體捐獻的人很少。《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上一項調查顯示,只有13%的人對遺體捐獻表示贊成態度,有79%的人表示不贊成,其他人群表示無所謂。
很多人都不了解遺體解剖的意義,我國著名肺科專家吳紹青教授提到:“參加一次遺體解剖,勝過看一百個病人。”
從醫學生的角度來看,學醫一定要熟學基礎的醫學知識,而人體解剖作為基礎醫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在接近真實人體上進行手術模擬訓練,才能更好地豐富和掌握人體的基本知識。醫學的進步以及如今我們能享受如此便捷的醫療,都離不開無數位像吳思一樣無私奉獻的大體老師。
三、為什么器官捐獻無償,使用卻是天價?
說到遺體捐獻,不少人會想到器官捐獻,這兩者是有區別的,器官捐獻是指當一個人在不幸死亡的時候,根據本人以及家屬的意愿,將功能良好的器官捐獻給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能夠捐獻的器官包括有心臟、肝臟、腎臟、小腸、胰腺、肺臟等,癌癥患者一般不適合進行器官捐獻。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指出,我國每年大約有30萬患者需要器官移植,但是能接受得起器官移植費用的只有3萬人,很多人存在困惑:為什么器官捐獻無償,使用卻是天價呢?
其實患者器官移植的花費并不包括器官的費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器官本身并沒有任何的費用,但是在移植的過程會有相關醫療費用,比如摘取以及植入器官的手術費用;運送和保存人體器官產生的費用;摘取、植入器官產生的檢驗費、藥費以及醫用耗材費。
四、遺體捐獻之后,使用過的遺體會如何處理?
有的人擔心捐獻的遺體在用完后得不到善后,其實這并不需要擔心。遺體捐獻之后,用于醫學科研、教學等方面,遺體在使用之后,由使用單位集中統一火化,然后由殯葬部門根據環保要求進行深埋處理。
生命總有終結的一天,遺體捐獻是給后人留下的最珍貴的財富,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拋開傳統觀念,加入到這項偉大無私的事業中。如果有那么一天,你愿意成為志愿者嗎?#頭號周刊#
參考資料:
[1]劉洪付, 宋敏, 張璐萍,等. 我國居民遺體捐獻現狀、影響因素及其對策研究[J]. 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 2020, 19(2):3.
[2]免費捐器官,換器官為何要花幾十萬?.新華視點.2015-04-09
[3]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著 你對器官捐獻了解多少?.人民網.2017-10-23
[4]原衛生部副部長:器官移植費用有望納入基本醫療.2015-08-26
[5]“江山給你們,朕玩夠了…”年輕人,死亡離我們從來就不遠.健康時報.2019-08-27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