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突然增多了奇怪的東西,一般都是出現疾病的癥狀,而膽囊息肉正是人體膽囊內的不速之客。那膽囊息肉是什么?是膽囊癌的前兆嗎?又該如何應對呢?
膽囊息肉又被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是膽囊壁向囊腔內呈息肉樣突起或隆起的一類病變。相關資料顯示,普通人群膽囊息肉的患病率為1-9%。大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多在體檢或因其他疾病檢查腹部超聲時發現,少數可出現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不適。
膽囊息肉的形成誘因有哪些?
1、年齡
部分研究發現,膽囊息肉的患病率最高是40~50 歲的中年男性,而女性的高發年齡在50歲左右。隨著年齡增長往往伴隨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排空功能,使膽汁排泄不暢,膽鹽濃度增高,刺激膽囊壁引起息肉病變。
2、膽囊結石及膽囊炎
膽囊息肉雖然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但它與膽囊結石的發生密切相關,并在膽囊息肉患者中經常見到合并有膽囊結石。因為膽囊結石所導致的膽囊炎、膽汁合成分泌功能紊亂,都會損害膽囊收縮功能,進而發展成膽囊息肉。
3、吸煙
吸煙會激活人體內神經末端尼古丁受體,通過尼古丁受體導致膽囊排空延緩,使得膽汁潴留并刺激黏膜上皮增生及肌層增厚,促進膽囊息肉的生長。
4、不規律飲食及作息
禁食、挑食致維生素C缺乏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導致膽囊內膽汁不能及時、有效排空,反復濃縮易形成膽囊結石與息肉。膽囊壁血管如受到情緒及刺激性食物等刺激時可引起膽囊壁充血,進一步引起膽囊壁血管炎癥,造成毛細血管充血水腫、阻塞,從而促進膽囊息肉的生長。
5、高脂血癥
研究發現,高脂血癥患者體內膽固醇代謝異常,會影響到膽囊內膽汁中的膽固醇代謝紊亂,進而促進膽囊固醇樣息肉的生長。
膽囊癌的早期癥狀有什么?
膽囊癌會導致患者出現右上腹疼痛,腹脹,消化不良以及黃疸等癥狀。膽囊癌起病比較隱匿,如果出現黃疸時通常是考慮膽囊癌,出現了膽囊淋巴結轉移,或者是侵犯到膽總管,通常是膽囊癌晚期,因為膽囊癌絕大多數發病于膽囊底部,或者是在行膽囊切除術后病理發現,膽囊癌出現黃疸意味著膽囊癌晚期通常能夠獲得手術根治切除的可能性比較小。
膽囊癌可以分為四期,第一期是膽囊癌局限在膽囊粘膜上,第二期是膽囊癌侵犯到膽囊壁全層,第三期是膽囊癌侵犯到膽囊外,第四期膽囊癌發生轉移。由于膽囊癌的惡性程度非常高,總體生存率在六個月到一年左右的時間,所以膽囊癌發現之后,應當根據膽囊癌的分期情況決定下一步治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