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經成為了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些藥物通過刺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增強腫瘤細胞的攻擊能力,從而達到治療癌癥的目的。但是,與傳統的癌癥治療相比,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內分泌不良反應是值得注意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內分泌相關不良反應,更好應對免疫治療!
什么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一種治療癌癥的新型藥物。與傳統的癌癥治療直接殺傷癌細胞不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通過刺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癌癥的目的。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恢復免疫系統識別癌細胞的能力。免疫細胞上的“免疫檢查點”是一種免疫抑制分子,在正常情況下可以避免免疫系統被過度激活導致正常組織損傷和破壞,從而幫助維持人體的免疫耐受。
但癌變也會通過這些免疫抑制分子,來避免自身被攻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阻斷這個過程,重新激活免疫細胞殺傷癌細胞,發揮抗腫瘤作用。但是,過度活化的免疫細胞也可能導致機體產生自身免疫損傷,也就是免疫相關不良反應。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常見內分泌不良反應
內分泌系統是由一系列的腺體和器官組成的,包括垂體、甲狀腺、腎上腺、胰腺等。內分泌系統的功能是維持身體內部的平衡和穩定。當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干擾了人體正常的內分泌功能,就會導致內分泌不良反應,內分泌不良反應是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常見內分泌不良反應包括:
- 垂體炎:腦垂體是大腦中重要的激素生成腺體。垂體炎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中最常見的內分泌不良反應之一,最常見的表現為頭痛和疲乏。如果患者出現無法解釋的持續頭痛和/或視覺障礙,需要立即評估是否合并垂體炎。
- 甲狀腺功能障礙:甲狀腺是內分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調節身體的代謝率和能量消耗。如果患者出現無法解釋的乏力、體重增加、毛發脫落、畏寒、便秘、抑郁和其他癥狀,需要考慮甲狀腺功能衰退的可能。如果患者出現無法解釋的心悸、出汗、進食和便次增加和體重減輕,需要考慮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可能。
- 高血糖和糖尿病:胰島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種激素,可以促進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導致胰島功能損傷的癥狀包括多尿、口渴、體重下降、惡心和/或嘔吐等。
- 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腎上腺是內分泌系統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負責產生腎上腺素、去氧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的癥狀包括乏力、頭暈、低血壓等。
- 其他:除了上述常見的內分泌不良反應之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還可能引起其他的內分泌不良反應,如性腺功能減退等。
如何預防和處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
內分泌不良反應
目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內分泌不良反應是無法預防的,只要使用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均有可能發生。但我們可以通過治療前評估、治療中監測,以及發生免疫治療相關不良反應后及時就診來盡早治療,減輕對身體的損傷。
- 監測: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測等。此外,在免疫治療期間與主診醫生團隊保持聯系,一旦出現可疑的癥狀,及時聯系醫生。
- 給予替代療法:對于一些患有內分泌不良反應的患者,醫生可能會給予一些替代療法,如甲狀腺素替代治療、皮質醇替代治療等,以幫助患者控制不良反應的癥狀。
- 調整藥物劑量:對于有內分泌不良反應的患者,醫生可能會調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劑量或者停藥,以減輕患者的不良反應。
總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一類新型的腫瘤治療藥物,但同時也可能會引起內分泌不良反應。患者在接受這種治療時,應密切關注自身的身體狀況,并及時向醫生報告任何不良反應。通過醫生的治療和建議,患者可以更好地應對內分泌不良反應,保證腫瘤治療的效果和自身健康的安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