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病確實有一些注意事項,有人問,看病時遇到年輕的醫生是喜還是憂?還有人問,看病掛哪個級別的醫生更好?甚至有人問為什么掛號盡量別掛主任醫師?
從這些問題中其實是可以看出來,不同的人對看病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很多人不認同年輕醫生,擔心遇到的是年輕醫生,而有的人還并不喜歡掛主任醫師的號,很可能他看病時有很不好的體驗。
這里說的看病,顯然是指在門診,而不是住院部。
住院部不存在年輕醫生或者主任醫生的問題,因為基本上都是一個醫療組,你每天接觸最多的是年輕的住院醫生,因為他是各種醫療工作的實際執行者,問病史,定病史,開檢查單之類的事都是他在做,但你不用擔心,他上面還有高年資的醫生,有中間一級的主治醫生,還有更一級的副主任醫師或主任醫師,盡管你相對比較少看到他,但你的診治策略方案和安排其實都是他在做主拍板。
門診,則存在一定的隨機性,可以遇到年輕醫生,也可能遇到年資較老的醫生,但這主要是指普通門診或某些專病門診,上門診的醫生姓名資歷等信息并不顯示出來,是醫生排班去坐的。其中既有年輕醫生(通常至少也是高年資住院醫生或主管醫生),也可能有高年資(副主任醫師或主任醫師,也可能會上普通門診),那如果你掛了普通門診,上述醫生都是有可能遇到的,你無法提前選擇某個醫生。
如果你是掛專家門診,專家門診通常是副主任醫師以上,專家信息是明確顯示出來的。現在看門診基本上是預約,專家門診你可以選擇醫生,如果擔心普通門診碰到年輕醫生,那你就看專家門診(掛號診查費更高)。
看病時遇到年輕的醫生,是喜還是憂?為無所謂喜或憂的問題,上面說了,普通門診既可能遇到年輕醫生也可能遇到年資較老的醫生,而如果你想確保高年資醫生,那就掛專家門診,不僅至少是副主任醫師以上,而且你還可以選擇具體哪個醫生。
但其實,并不是所有的情況都要掛專家門診,都一定要強調醫生的年資。初次就診,一般性的問題,先掛普通門診沒有太大的影響,而像開個檢查開個藥之類的就更不必要糾結是哪個級別的醫生了。
為什么會有人認為掛號盡量別掛主任醫師?這很可能是他有過不好的體驗。有的主任醫師其實也不行,看病不能只看職稱,這倒是有道理的,但不能把個別的少數的現象推到所有和全部。從概率上來說,年資高的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比年輕的醫生更有經驗。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當然應該盡量看高年資醫生,包括主任醫生和副主任醫師。
但有時可能還有其他因素的考量,比如掛號診查費更貴,比如高年資醫生可能反倒沒有年輕醫生耐心更愿意多說幾句。門診時間有限,更多的時間溝通有時才是關鍵,而門診通常又不大可能有更多的時間,這里就需要你做一個權衡。
從看病成本和效率角度來說,如果是第一次看,不妨先看普通門診,來個初步診查,安排一些必要的檢查,畢竟年輕醫生的號容易掛,不擁擠,后續再掛高年資醫生的號,專家號主任號副主任號。另外,也要看是什么病,一般的常見病,不必要動不動掛專家號。高年資醫生,未必會讓你滿意,有時讓你火大;年輕醫生有時讓你收獲滿意,體驗極佳。
其實選擇看病時間也很重要(可能更重要),不要都用到星期一特別是上午。總的時間是固定的,大家都擁擠到一起,那能分配給你的時間就必然減少,有時一分兩鐘就“打發”了,你覺得能看出什么呢?神醫嗎?沒有神醫。其實選擇每周的后半檔(周四之后)以及下午,可能你的體驗會更好,看病關鍵是有更多的時間更充分的進行溝通。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