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這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為之振奮的時刻:就在9月19日,我國原研創新藥物再一次揚帆出海,「中國原研」與「中國智造」的金字招牌,由此在世界舞臺上更加熠熠生彩!
替雷利珠單抗,它來了!基于全球Ⅲ期研究RATIONALE 302的出色結果,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藥品委員會(CHMP)發布重磅消息,批準百濟神州自主原研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治療食管癌的適應證在歐盟上市。
替雷利珠單抗也由此成為首個成功“出海”的PD-1抑制劑。
中國原研創新藥出海,到底意味著什么?
回溯至2019年,同樣出自百濟神州的抗癌藥物澤布替尼在美國獲得FDA批準上市,正式開啟了中國原研創新藥的「出海之旅」。
打破舊的體系,踏出新的長空。對于中國醫藥行業而言,這是一次質的飛躍:以往,中國藥企也向海外出口藥品,但基本都是原料藥或仿制藥,原創性匱乏,經濟回報也不高。而真正具備意義與價值的,還得是原研創新藥。
此次替雷利珠單抗的“出海”同樣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它所屬的PD-(L)1抑制劑品類是當下癌癥治療中最重要的藥物之一,其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約387.64億美元。
根據IQVIA去年發布的一項研究,該品類全球市場的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5%,是抗腫瘤藥整體增長率的3倍,可謂癌癥治療的大勢所趨。而目前可供海外患者選擇的相關產品卻僅有個位數,清一色來自大名鼎鼎的大型跨國藥企。該類藥物的重要性和“坐上牌桌”的要求之嚴格可見一斑。
如今,這一局面即將被改寫,隨著替雷利珠的加入,國際患者增加了一個品質優異的PD-1抑制劑選項;而國內患者,也更加堅定了信心:國產原研免疫治療藥物,品質并不遜色于價格高高在上的進口藥物!
首個出海的PD-1抑制劑,到底憑什么?
01、臨床研究的國際化優勢
說回本次“出海”的主角,替雷利珠單抗。作為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一款1類新藥,替雷利珠單抗曾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優先審評資格,于2019年12月在國內獲批上市,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上市以后,替雷利珠單抗在后續適應癥的獲批過程中也是一路乘風破浪:截止目前,它已獲批了11項適應癥,不僅實現了肺癌免疫治療的「大滿貫」,同時在其他實體瘤適應癥中斬獲頗豐,是目前國內獲批適應癥最多的PD-1抑制劑。
在歐盟,替雷利珠單抗本次獲批的適應癥為食管癌患者的二線治療,但這僅僅只是個開始。作為擁有“國際”基因的創新原研藥物,替雷利珠單抗自研發之初即定位于全球市場,是最早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且目前擁有全球臨床試驗數量最多的國產PD-1單抗,因此,其臨床數據才得到了海外審評機構的充分認可。
始終堅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也難怪能早早將海外獲批收入囊中。
02、藥物本身的品質優勢
臨床上的良好表現當然也不僅取決于試驗設計,更重要的是藥物本身的品質。作為全球首個經過Fc段改造的PD-1單抗,替雷利珠單抗的結構優勢使得它擁有更好的潛在抗腫瘤效果。
簡單說來,免疫治療的原理就是激活被腫瘤抑制的T細胞,使其恢復殺傷腫瘤的能力。但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在腫瘤組織中,除了“滅癌”特種兵T細胞以外,還存在巨噬細胞等參與免疫反應。
傳統PD-1抑制劑因結構原因,治療過程中會吸引巨噬細胞與PD-1單抗結合,導致本該吞噬敵人的巨噬細胞誤傷了友軍T細胞,從而削弱抗腫瘤效果,同時還會引發一些相關的副作用。這顯然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而替雷利珠單抗通過結構優化,避免了上述過程的發生,在強化療效的同時也避免了由此引發的相關不良反應。這也是它在各治療領域大放異彩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際品質,親民價格!替雷利珠單抗惠及更多癌癥患者!
優異的療效,更多的獲批適應癥,再加上親民的價格,具備這三項優勢的替雷利珠單抗正以實際行動幫助更多中國患者。據統計,替雷利珠單抗已成為我國使用患者最多的PD-(L)1抑制劑。
目前,替雷利珠單抗的醫保范圍詳情如下:
【肺癌】
1、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
2、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
3、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陰性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陰性、既往接受過含鉑方案化療后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以及EGFR和ALK陰性或未知的,既往接受過含鉑方案化療后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NSCLC成人患者。
【肝癌】
至少經過一種全身治療的肝細胞癌的治療。
【尿路上皮癌】
PD-L1高表達的含鉑化療失敗包括新輔助或輔助化療12個月內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療。
【食管癌】
既往接受過一線標準化療后進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的治療。
【MSI-H/dMMR實體瘤】
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高度不穩定型(MSI-H)或錯配修復基因缺陷型(dMMR)的成人晚期實體瘤患者:既往經過氟尿嘧啶類、奧沙利鉑和伊立替康治療后出現疾病進展的晚期結直腸癌患者;既往治療后出現疾病進展且無滿意替代治療方案的其他晚期實體瘤患者。
【鼻咽癌】
復發或轉移性鼻咽癌的一線治療。
【淋巴瘤】
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
價格方面,經過多輪醫保降價,替雷利珠單抗2023年的價格調整為1377.5元/100mg,此價格較2019年上市之初10688元/100mg的價格,已累計降低了87%!真正踐行了替雷利珠單抗「國際品質,親民價格」的堅持,相信有很多讀者已經從「千元時代」的免疫治療中獲益。
結 語
替雷利珠單抗的“出海”,是一個階段性的勝利,也將是一個宏大故事的開篇。
它代表的不僅是一款藥物的突破,而是標志著一批新興的中國藥企崛起,開始在生物制藥這一高精尖領域的國際舞臺嶄露頭角。
再次恭喜百濟神州、恭喜替雷利珠單抗,也希望未來聽到更多中國創新藥進軍國際市場的好消息!
參考文獻:
[1]. Ren Z, Ducreux M, Abou-Alfa G K, et al. Tisle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ATIONALE 208): a multicenter, non-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2 trial[J]. Liver Cancer, 2023, 12(1): 72-84.
[2]. Masatoshi Kudo, et al. Final analysis of RATIONALE 301: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of tislelizumab versus sorafenib as fifirst-lin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2022 ESMO.LBA3.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