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uqss0"><rt id="uqss0"></rt></td>
<table id="uqss0"></table>
  • <td id="uqss0"><kbd id="uqss0"></kbd></td>
  • <table id="uqss0"></table>
  • <rt id="uqss0"><kbd id="uqss0"></kbd></rt>
  • <table id="uqss0"></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死亡風險降低57%!FDA授予抗癌藥布加替尼一線治療ALK + NSCLC優先審查

    近期,美國FDA優先審批的抗癌藥可以說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數量,呈井噴狀態,僅2月份,已經有6款好藥先后獲得優先審批,預計將于今年的6~8月份爭先上市,給廣大的病友們帶來治療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治療選擇。

    注釋*優先審查:FDA對確定有可能在嚴重疾病的治療,預防或診斷方面提供重大改進的藥物給予優先審查

    2020年2月24日,FDA授予brigatinib(布加替尼,Alunbrig)優先審查指定,用于基因檢測ALK陽性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i預計FDA將于2020年6月23日公布最終審批結果。

    死亡風險降低57%,布加替尼入選一線治療

    此次優先審批是基于III期ALTA-1L試驗,在這項國際開放標簽的多中心III期ALTA-1L試驗中,研究人員比較了布加替尼和克唑替尼在275例先前未接受ALK抑制劑治療的IIIB / IV期ALK陽性NSCLC 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人員將患者按1: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布加替尼或克唑替尼的治療。

    在該試驗中,對于先前未接受其他ALK抑制劑的晚期ALK陽性NSCLC的患者,與crizotinib(克唑替尼 Xalkori)相比,使用brigatinib(布加替尼)治療可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了57%。
    在2019年ESMO亞洲大會期間進行的為期2年的評估結果顯示,對于入組時為新診斷的腦轉移ALK+患者,布加替尼可使該病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76%(HR,0.24; 95%CI,0.12-0.45)!
    在第一次中期分析中,結果顯示,與克唑替尼相比,布里亞替尼將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降低了51%。使用布加替尼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4.0個月,而克唑替尼僅11.0個月。
    在基線時發生腦轉移的患者中,布加替尼將顱內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降低了69%。顱內無進展生存期中位數為24個月,而克唑替尼僅為5.6個月。
    在基線時可測量的腦轉移病灶的患者,接受布加替尼治療患者的患者客觀緩解率為78%,接受克唑替尼的患者為26%。

    目前,布加替尼前已獲得FDA的批準,可用于治療克唑替尼或已不能耐受克唑替尼的ALK陽性轉移性NSCLC患者。我們期待這款藥物能如期獲得審批,入選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讓這部分患者能獲得更長的生存期。

    肺癌中的特殊群體-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肺癌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最常見的類型,占所有肺癌比例的85-90%,其中大約有3-8%攜帶ALK基因突變,是突變概率較低的一種類型。ALK最常見的融合伴侶是ALK-EML4(棘皮類微管相關樣蛋白4)。它更容易出現在既往少量 / 無吸煙史和年輕的患者身上。ALK靶向藥物出現,讓這些預后極差的患者完全改變了預后,因為目前針對ALK的靶向藥有效率超高,副作用不大,一不注意腫瘤就給“吃沒了”。因此,ALK突變被稱為“鉆石突變”。

    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藥物及策略

    目前ALK的靶向藥物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了!

    01

    第一代靶向藥物是克唑替尼,具有ALK、ROS1和C-MET三個靶點。

    02

    第二代ALK抑制劑有色瑞替尼、艾樂替尼、Brigatinib

    03

    第三代靶向藥物是勞拉替尼,該藥幾乎可以抑制導致克唑替尼耐藥的所有位點。

    那么ALK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究竟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案呢?

    首治:

    ALK融合突變陽性:克唑替尼

    克唑替尼耐藥:

    克唑替尼常見耐藥突變(C1156Y,L1196M,S1206Y,G1269M,1151T),克唑替尼耐藥后可以可以選擇的藥物有:

    1、艾樂替尼/阿雷替尼(Alectinib,CH5424802)

    艾樂替尼/阿雷替尼效率比克唑替尼強10倍,可對抗大多數的ALK激酶區突變,且對腦病灶控制較好。

    2、色瑞替尼(Ceritinib,LDK378)

    色瑞替尼對C1156Y引起的耐藥有具有良好的活性。79例克唑替尼耐藥的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使用該藥后,ORR為57%。一項涵蓋114名患者的臨床表明色瑞替尼的中位PFS為8.6個月。

    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惡心、腹瀉、嘔吐和乏力。有患者反映色瑞替尼的副作用非常大,很少有人耐受,但是如果撐過去了則可能獲益期較長。

    3、布加替尼(Brigatinib,AP26113)

    Brigatinib為一種新型的ALK和EGFR雙重抑制劑,可強效抑制ALK的L1196M突變和EGFR的T790M突變。

    4、勞拉替尼(Lorlatinib,PF06463922)

    為了應對經克唑替尼及第二代ALK抑制劑治療后耐藥,以及出現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科學家們繼續研發第三代ALK抑制劑–Lorlatinib。作為新一代ALK/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劑,lorlatinib專門用于抑制可以驅使腫瘤對其它ALK抑制劑耐藥并穿透血腦屏障的基因突變,在2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對肺腫瘤和腦轉移的持久療效。

    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必知!

    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非小細胞肺癌的突變已經從一個幾乎不了解的領域發展越來越清晰,目前針對ALK突變已經有五款FDA批準的藥物,此外還有恩沙替尼等正在研究的其他新藥。

    根據Alice T. Shaw,MD,PhD的研究,患有ALK重排腫瘤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預后差的主要原因是耐藥。Shaw博士被譽為ALK女王,是美國麻省總醫院胸部腫瘤科的主任,在ALK突變研究領域起到了重要作用,她表示將研發更有效的ALK抑制劑用于一線治療,并將聯合其他療法作為重點,這也是當前正在探索的關鍵戰略之一。好消息是,Alice教授作為世界一流的肺癌專家,對于ALK突變的肺癌治療有著全球首屈一指的豐富臨床經驗,國內患者現在可申請Alice教授會診,得到權威診療方案!

    Shaw,Alice Tsang

    麻省總醫院胸部腫瘤中心主任

    擅長領域:Shaw博士的主要研究興趣包括非小細胞肺癌(NSCLC)ALK和ROS1重排,肺癌靶向治療耐藥性,研發出大量臨床耐藥新療法,并獲得多家權威機構的項目支持;專業興趣是肺癌。

    最后,或許,腫瘤成為慢性病,會先從這里開始!也希望其它靶點的靶向藥有這樣的好藥,一代耐藥換下一代,源源不斷!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td id="uqss0"><rt id="uqss0"></rt></td>
    <table id="uqss0"></table>
  • <td id="uqss0"><kbd id="uqss0"></kbd></td>
  • <table id="uqss0"></table>
  • <rt id="uqss0"><kbd id="uqss0"></kbd></rt>
  • <table id="uqss0"></table>
  • 欧美视频